2025-11-04 07:38:22 22次浏览
博物馆独立柜的定制流程围绕 “需求匹配 - 专业设计 - 生产验证 - 现场落地” 四个核心阶段展开,全程需博物馆方与厂家紧密配合,确保终产品符合文物保护和展览需求。
1. 需求沟通与前期调研(1-2 周)
这是定制的基础阶段,需明确核心诉求,避免后续反复调整。
需求确认:博物馆方需提供文物清单(包括尺寸、材质、保护等级)、展厅空间图纸(标注尺寸、承重、电源位置)、功能要求(如是否需要恒温恒湿、安防级别、照明类型)。
现场勘查:厂家会派技术人员到展厅实地测量,确认空间布局、地面承重、水电接口位置,同时评估环境因素(如是否有粉尘、温差过大等问题)。
方案初步报价:厂家根据需求和勘查结果,提供初步的技术方案(含材质、功能配置)和报价,双方确认后进入下一阶段。
2. 方案设计与确认(2-4 周)
此阶段将需求转化为具体设计方案,需反复确认细节。
深化设计:厂家出具详细设计图纸,包括柜体三维图、尺寸标注、材料清单、功能模块布局(如温湿度系统位置、照明角度)、开启方式示意图。
技术参数确认:双方核对关键参数,如温湿度控制精度、玻璃紫外线阻隔率、密封性标准、安防联动方式等,确保符合《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》等行业标准。
样品或模型验证:若定制数量多或功能复杂(如带高科技展示功能),可要求厂家制作 1:1 样品或缩小模型,测试保护功能、开启便利性和展示效果,确认无误后签订正式合同。
3. 生产制造与质量检测(4-8 周)
生产阶段需严格把控材料和工艺,避免质量问题。
材料采购与检验:厂家按合同采购指定材料(如 304 不锈钢、低反夹胶玻璃、恒温恒湿机组),并提供材料合格证明,博物馆方可抽检关键材料(如玻璃防紫外线性能)。
模块化生产:柜体主体(金属框架、玻璃拼接)、功能模块(温湿度系统、照明、安防)分别生产,过程中进行工序检验(如焊接牢固度、喷涂均匀度)。
出厂前总装与测试:将各模块组装成完整展柜,进行全功能测试,包括温湿度调控稳定性、密封性检测(漏气率测试)、安防报警响应、照明效果调试,出具出厂检测报告。
4. 现场安装与验收(1-2 周)
确保展柜落地并符合使用要求。
现场运输与安装:厂家安排专业团队运输展柜(需做好防震、防刮保护),按设计图纸在展厅定位安装,连接电源、安防系统,调试功能模块(如温湿度校准、照明角度微调)。
联合验收:博物馆方联合技术人员,对照合同和设计方案逐项验收,包括尺寸精度、外观质量、功能测试(如连续 24 小时监测温湿度波动)、第三方检测报告(如防紫外线、密封性检测)。
培训与交付:厂家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(如展柜开启、温湿度参数调整、故障应急处理),交付产品说明书、保修卡、检测报告等资料,完成终交付。